目前分類:30歲了,我不想就這樣平凡地過一生──用創意來一決勝負吧! (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炎炎夏日,有很多朋友都正在放暑假,準備好好消除半年來的疲勞,或趕快完成自己想做的事。

  和小編一樣努力工作,只有在週末能好好享受一個人的時間的朋友,想必也還是感染到度假的氣氛,到了假日,就忍不住要往海邊或森林遊樂區好好消暑吧!

  但是放鬆的同時,也記得要讓創意力好好充電喔!

  在我們大腦裡的創意力,不只需要平常的培養和鍛鍊,適當的放鬆更是重要;但是放鬆並不是讓大腦懶散,而是藉由感受周遭的事物,讓自己的感受更清明、愉快。如此一來,也許就能在度假的同時,反而靈光一現,得到很棒的創意構想喔!

  讓我們來看看比爾‧蓋茲是怎麼利用閒暇時間培養創意力的吧!

晨星勵志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創意力是以想像力作為基礎,但也不是只有單純的想像就可以,為了培養創意力,需要有技術性或是藝術性的呈現能力,呈現出創意力的人分為藝術家、技術工程師、企業家等三種類型。藝術家是用自己的想像力創造出差異化的作品,並以特殊性認定其價值;而技術工程師是用自己的想像力開發出具有差別性的技術,但有別於藝術家的是,他們要證明自己的技術才可以,因此技術工程師是用不同的技術取得專利的方式來獲得認同;至於企業家則是以這些經過差異化的商品提供個別服務,並且這個商品是藉由顧客的購買來獲得認同的。企業家的創意力無法用自己的力量呈現出來,而是需要透過企畫、開發、生產、行銷等團隊的集體創意力,像這樣以企業家的創意力創造新價值的人稱為創意天才,創意天才是用強大的想像力,做出未來所需的價值商品(服務),並讓它達到成功的人。。
law3  

  麥金農(D. Mackinnon)整理出的創意人特徵如下:
‧ 討厭固定的格式。
‧ 擁有一般水準以上的智能。

晨星勵志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般都認為超過三十歲之後身體會慢慢變弱,因此頭腦的活動也會變得比較遲鈍,但這是錯誤的觀念,頭腦是要超過三十或四十歲之後,活動才會更加活潑,超過三十歲之後,頭腦會開始進行特別的作用,那時候就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時刻,因為只要好好利用它,人生的很多部分都會有所改變。
  若對腦部進行研究,將發現到了接近三十歲時,頭腦的架構就會變得相當穩定。而在此之前,大腦只是反覆在做建構與破壞的動作而已。以這種方式,一直到接近三十歲為止,會完成最理想的型態,然後將經驗到頭腦爆發性地變靈活的瞬間,並且慢慢可以看到小時候無法發現的某些連接點。能夠做到如此的原因是,人到了三十歲之後,可以發現事情的連接點的範圍會急速地擴大。
  一般傳統觀念上,大家都認為年紀愈大,頭腦的功能就會漸漸下降,但事實上正好相反,《紐約時報》在二○○八年五月二十日的報導中指出:「年長的頭腦可能會比年輕的頭腦更有智慧。」
law2    隨著年紀的增加,也許記憶力會衰退;但相反的是在判斷力和創意力方面反而會有機會增加。研究人類的年齡與智能變化的威斯康辛大學約翰‧宏(John. L. Horn)教授,投入一輩子的時間研究發達心理學和理論來證明智能的變化,他將人類的智能區分為流體智力(Fluid Intelligence)和晶體智力(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流體智力是指像推理能力、演算能力、記憶、圖形自覺能力等,是與經驗無關的智能;而晶體智力是語詞、一般常識、語言理解力、判斷等,因經驗與訓練、教育等環境因素而發達並累積的文化性智能。人在年輕的時候流體智力會比較強,因此在數學計算與推理方面比較擅長,而且記憶力也很優秀;但隨著年齡的增加,會漸漸開發因環境因素而強化的晶體智力。也就是說,人的智能在年輕的時候是流體智力比較活躍;年紀愈大,在社會生活與日常生活中做重要決定上所需要的智能,就開始發達。
  約翰‧宏在這兩種智能之外,還提到了第三種智能,也就是「統合性智能」。這個智能是掌握現況的能力、企畫力、抉擇力等需要整合許多資訊並做出新的決定的能力;這種統合性智能,有些人是在三十歲和四十歲之間會成長,但相反的有些人反而會下降。這種統合性智能,在意義方面可以說是包含著直覺與直觀的一種本能,因此也可以稱它為創意本能。

晨星勵志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被稱為人類史上立下最偉大功勞的莫札特、愛因斯坦、愛迪生、畢卡索等天才,他們與一般人到底有什麼差別呢?持續在做有關天才智能研究的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心理系教授安德斯艾利克森(Anders Ericson)表示:「天才不是全然天生,而是能被塑造出來的。」還分析出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百分之七十的汗、百分之二十九的自我開發來完成的。成功的人都擁有卓越的智商,這個想法是一般人的誤解,他們並不是擁有特別高智商的人,根據調查,成功者的智商只不過比一般人稍微高一點而已,大約在一一五至一三之間,這種程度的智商占整體人口的百分之十四;也就是說,只看智商時,一百個人當中有十四個人擁有可以成為天才的條件。
  當然這些人的智商的確是比一般人高一點,但我想說的是:「天才並不是一出生就擁有超凡的頭腦。」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得獎者,同時也因為在生前誕生出許多奇特的想法,而被稱為天才的理察菲利普費曼(Richard Philips Feynman),他的智商才一二二而已;愛因斯坦、畢卡索、達爾文在小時候學校內的成績也沒有很好,甚至還不及格;在藝術領域發揮出天才般才能的梵谷、高更、柴可夫斯基、蕭伯納也並不是一出生就很厲害,他們都是晚年才發揮出才能的例子。為了要發現自己的才能,必須喚醒隱藏在自己內部的創意本能才行,為了完成這一點,要先明白頭腦運轉的流程,常用就會成長,不用就會退化,以這一點來看時,可發現頭腦和肌肉是相同的。    

law1  神經細胞是從各自身上伸展出去的神經枝和突觸所連接,經過學習及運動,新的神經枝就會發達,腦功能也會強化。進行學習時,神經連接會變得非常活潑,如此一來就可以強化神經細胞之間的引力,如同前圖所示;如果不斷地學習,就可以生產血管內皮細胞的成長因子,腦部也會出現新的微血管,這會幫助擴大血管的通路,讓血流活動變得旺盛,如此一來就會分泌神經化學物質和許多其他的成長因子,這將會逆轉腦細胞的破壞過程,並且將迴路以物理性的方式強化,運用這種原理,腦細胞會不斷地產生,幫助創意本能覺醒。
  另外,究竟是哪位人士首次認知到人類有著創意性的智能呢?那就是世界級科學家湯瑪斯愛迪生(Thomas Alva Edison),愛迪生相信人類可以隨著努力而擁有無限發展的可能性,並且留下了以下的話:


晨星勵志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