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許多人來說,尼采說過最有名的句子大概就是看似離經叛道的「上帝已死」了,儘管這句話的意思並不如字面上看來那樣單純,但在基督、天主教盛行的歐洲,這樣的話不啻是大逆不道,尼采自然成為了許多教徒批判的對象,在尼采精神錯亂之後,斥責的聲音變得更加名正言順。
後來,情場、文壇均不得意的尼采,便在抑鬱寡歡中走向他人生的終點。諷刺的是,如同割下自己耳朵的梵谷,尼采的作品也在死後開始被世人所研究、所重視,尼采遂成為德國最重要也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
而一生挫折的尼采究竟是憑什麼來為讀者們「治憂鬱」呢?作者艾倫.波西是這麼說的:
「唯有知道深淵幽暗之人,才明白璀璨的極致!」
如同這位德國哲學家所說的:「一生中總有斷斷續續的幸福片段,但永恆的快樂並不存在。」幸福十分脆弱也反覆無常,唯有特定的時刻才會曇花一現;倘若我們一直處於幸福的狀態下,那幸福將失去本身的意義,只有透過幸與不幸的對比我們才能明確地感受它的存在。在人生幽谷中的尼采,比你我都更能看見那白駒過隙的光明。
內容摘錄:
你的榮耀無法改變你的起點,但卻能決定你的終點
如同我們在第一節所說的,最快樂、最有成就的往往是那些清楚自己方向的人,儘管我們的目標可能遠大、可能渺小,但當活著有了目標,我們的存在便無疑地有了價值。
當我們專注於我們的生活時,無論我們的出身有多麼卑微、過去曾犯過多少錯,這都已經不重要了,如同《可蘭經》所說的:「神在乎的不是過去的你,而是從現在開始的你。」
只要一張圖表就能讓我們看清並知道自己該做些什麼,試著:
1. 在紙的中央畫出一條垂直的線。
2. 在紙的左邊寫下迄今你做了哪些事。
3. 在紙的右邊寫下從此刻起你打算做哪些事。
4. 在底下寫下你應該要採取哪些步驟來完成這些事。
5. 現在就開始做吧!
認為自己完美無缺的人,必定是心靈上的白痴
擁有意識是人類的特徵,不完美更是我們的特點。看看報紙就知道,人們每天都花了大把的時間在彌補過去犯下的錯誤,而不去創造新的、有價值的事物。
如果我們能夠承認不完美乃是人類的天性,我們便能更謙虛、更認識到我們眼前進步的空間有多大,因為所有的失敗或錯誤都是在教導我們該如何精益求精。
完美主義者經常因為不完美的表現而受挫,進而將過錯怪罪在別人的身上,也無法接受他人對自己的指正。
為此,尼采所給予我們心靈上的建議是:不要奢望十全十美,只要今天比昨天更好就夠了。
日本的「侘.寂」(わび.さび)這個詞所指的就是不完美的藝術:在那些不完整、不對稱或是逐漸凋零的事物中,都有一種屬於生命的美感,這種對自然的嚮往讓它們在不完美中變得完美。
讓我們一同看見尼采在生命苦難中綻放出的光芒吧!
購書連結:http://goo.gl/be9eub
新書限時特價79折,6/23日前購買本書另有優惠喔!